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页 > cdxw > 新昶虹

( 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(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)
2024年06月03日 09:30 来源:PC娱乐网 编辑:admin

  

  教育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之基。

 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,教育事业硕果累累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,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。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格局性变化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:“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,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、坚实基础、战略支撑,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。”

 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,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。从一次生动的课堂教学,能感知教育现代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渐提升,触摸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跃升的发展脉搏。

  一堂思政课

 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

  “中共一大在哪里召开?”“哪些代表参会?”同学们纷纷挥舞手中的红旗,跃跃欲试地抢答。

  9月2日,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走进了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思政课。一节微宣讲、一场党史问答、一次主题版画拓印,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悄然扎根。

  10天后,一场思政课“集体大备课”在纪念馆展开。“关键课程”,何以锻造?“大思政课”,如何善用?《日出东方》壁画前,上海大中小学教师代表共同探讨、相互启发。

  2022年,教育部在上海设立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。线上“智慧课堂”、线下“行走课堂”,服务实践教学和师生研修的服务平台陆续亮相……

 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,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各个历史时期,都作出过重要部署。改革开放以来,党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,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。

  当前形势下,办好思政课,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,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。

  如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?在上海,红色场馆与大中小学“双向奔赴”,体现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“八个相统一”的鲜明导向。课堂“半径”不断延展,育人主体和渠道日益丰富,形成思政教育“同心圆”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教育系统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任务、培养方式、保障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——

  高校全覆盖开好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”课和使用统编教材;健全课程、科研、实践、文化、网络等育人体系;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行动,学校教学主渠道、社会实践课堂、各类育人资源平台等相支撑的“大思政课”建设工作格局不断拓展……

  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。广大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,展现出立报国强国大志向、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的精神风貌。

  一堂远程“双师”课

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

  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,位于遵义东北部,群山环绕,交通不便。家门口“上好学”,曾是大山里深切的期盼。

  日前,一次和声基本功练习成为务川二中音乐班的开学第一课。除了本校教师,这堂课还有远在广东的珠海一中星空合唱团教师在线上参与教学。

  “请务川的同学唱主旋律,‘我爱你中国,亲爱的母亲’”“我们哼唱‘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想念着你’”……熟悉几遍后,同一首歌在“云端”合唱。

  9月,在珠海市援建下,历经两次借址办学的务川二中正式启用新校区。宽敞明亮的教室、设备完善的宿舍、绿意葱茏的校园……这里是学生的新家。

  “珠海一中和遵义几所名校教师组团式帮扶,让我们接触到很多新的教学方法。这学期还有老师准备去珠海交流。学生也更加自信,数学、物理成绩提升明显。”务川二中教师曾仙说,学校是照亮梦想的地方。

  一次远程教学,连接两地课堂,见证了山区学校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教师能力水平的积极变化,折射出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的显著成效。

  建设教育强国,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
  发展乡村教育是一个具有深刻时代价值意蕴的课题。写好乡村教育的“民生答卷”有利于促进社会均衡发展,满足人民群众“上好学”的需求,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、可及性、便捷性,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乡村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攀升,乡村学校软硬件设施得以完善,乡村教师专业教学能力、综合素质明显改善。

  教育经费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,各地区间有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;重点高校招收农村等地区学生专项计划,累计录取近110万人;累计资助学生约16.2亿人次、2.6万亿元……进入新时代,一系列举措务实有效,学生获得更多更平等的受教育机会,城乡、区域、校际等差距逐步缩小。

 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,这份初心,始终如一。

  一堂创新讨论课

 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,人才要素充分汇聚

  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,应该怎么上课?面对“卡脖子”难题,匹配国家战略需求的课程能否讲好?

  “交叉创新挑战性问题”,是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钱学森力学班的专属讨论课。

  “计算成像”“AI对科技的影响”“智慧型力学超材料”,翻开大二学生黄哲铖的听课本,几个专题记得很详细。“这些课让我养成了主动提问、交流的学习习惯,打开了视野。”他说,还有一系列实践课,参观卫星装备研究机构、飞机制造公司,“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、中国力量”。

  学生“下单”,预约感兴趣的专家;讲台上有两院院士、青年学者,也有展示小组讨论的同学;课后,总有“问不停”的年轻人,围着“答不完”的老师……

  开课5年,从注重“教”,转向以“学”“创”为中心,一堂堂讨论课启智润心,许多毕业生深造后投身航空航天、能源动力、机器人与先进设备等领域技术研发。

  重视课堂,就是重视教育、重视人才。当今世界,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,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,教育的基础性、先导性、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。

  新中国成立之初,80%以上人口是文盲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0.26%。此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,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。

  今日之中国,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9.83万所,学历教育在校生2.91亿,专任教师1891.8万。其中,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,2023年毛入学率60.2%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一体推进教育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。

  实施“强基计划”“拔尖计划”,加强科学教育、工程教育,建设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,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教体系……锚定国家战略需求,教育成为连通科技、人才、创新的纽带。

  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、绵延不断,基础在教育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基础在教育。”站在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节点,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、人民属性、战略属性,迈出教育强国建设坚实步伐。(人民日报)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 凡本网注明"来源:本网或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新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② 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本网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联系方式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:+86-28-62938795